摘要:為了解決東北地區(qū)灌溉條件下水氮合理施用問題,,以大田試驗為基礎,,采用15N同位素示蹤技術,設置3個灌水定額水平(W1:40mm,,W2:60mm,,W3:80mm)和3個施氮量水平(N1:180kg/hm2,N2:240kg/hm2,,N3:300kg/hm2),,分析比較了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對玉米地土壤氮素的吸收、土壤無機氮殘留,、土壤-作物氮平衡以及肥料氮去向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施氮量的增加,0~100cm土層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的含量和累積量均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提高灌水量可以提高60~100cm土層銨態(tài)氮累積量、80~100cm土層硝態(tài)氮累積量,。對土壤-作物氮平衡的研究表明,,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土壤無機氮殘留量和氮素盈余,而作物氮素吸收量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減的趨勢,,氮素盈余量和表觀損失量隨灌水量的增加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增加,。肥料氮累積量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減的趨勢,施氮量300kg/hm2時肥料氮累積量占比2127%~3123%,,肥料氮殘留量和損失量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玉米植株氮素中有6670%~7505%來自于對土壤氮的累積,,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玉米植株土壤氮素累積量呈先增后減的趨勢。綜合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對玉米地土壤無機氮殘留,、土壤-作物氮平衡以及肥料氮去向的影響得出,,灌水60mm,、施氮240kg/hm2的水氮組合可保證肥料氮的充分利用,減少無機氮的殘留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