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9(7):1-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儀,在不同的啟噴壓力,、噴油泵轉速以及噴孔直徑下,,對生物柴油的噴霧場特性進行了試驗,,拍攝了生物柴油和0號柴油的噴霧圖片,。結果表明:隨著啟噴壓力的增加和噴孔直徑的減小,,生物柴油索特平均直徑不斷減小,與石化柴油類似;在不同的噴油泵轉速下,,生物柴油索特平均直徑變化不大。
2008, 39(7):5-8.
摘要:選用碳酸二甲酯(DMC)和二異丙醚(DIPE)作為汽油抗爆劑,,均按體積分數(shù)3%,、6%分別添加到93號汽油中,研究其抗爆性能,。在發(fā)動機試驗臺架上,,通過測量缸壓、燃油消耗率,、排放等數(shù)據(jù),,研究添加不同體積分數(shù)DMC和DIPE的汽油對發(fā)動機燃油經(jīng)濟性、燃燒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在添加體積分數(shù)為3%時,,DMC和DIPE使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0.85%和1.6%,,添加體積分數(shù)為6%時,DMC和DIPE使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3.7%和1.3%,;缸壓峰值點都出現(xiàn)下降,,最大放熱點推遲,在低負荷表現(xiàn)更為明顯,;HC排放都得到顯著改善,,
2008, 39(7):9-1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通過試驗分析了在天然氣中摻入氫氣對拓展天然氣發(fā)動機稀燃極限的作用,并分析了發(fā)動機的各種運轉參數(shù)對燃用不同體積摻氫比的天然氣/氫氣混合燃料(H2—CNG)稀燃極限的影響。試驗結果證明:氫氣的摻入可大幅拓展稀燃極限,;負荷增大,、進氣溫度升高都有利于提高稀燃極限;在小負荷時,,轉速提高導致天然氣稀燃極限增大,,大負荷時情況則相反,而天然氣,、氫氣混合燃料稀燃極限對轉速則不敏感,。并且針對一種摻氫比和一定的工況,存在一個最佳的點火提前角使得稀燃極限最大,。
2008, 39(7):14-1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設計了一種履帶車輛用差速式液壓機械雙功率流轉向機構,,由3套行星系組成,將變速器傳來的功率和液壓轉向系統(tǒng)傳來的功率匯流,,在轉向時能夠實現(xiàn)兩側履帶的正反轉轉向,。樣機試驗表明,樣機直線穩(wěn)定性好,,偏駛率為0.7%,,符合國家標準,;當只有轉向動力輸入時,樣機轉向角速度大,,轉向角速度隨轉向動力輸入轉速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實際兩側履帶的滑移和滑轉的情況不同,最小轉向半徑為0.02 m,接近于零,可實現(xiàn)原位轉向,。
2008, 39(7):18-2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05
摘要:利用電渦流測功機加載轉矩對外控輸入電壓的響應特性,,建立了電渦流測功機預測控制的動態(tài)矩陣,采用遺傳算法對動態(tài)矩陣控制(DMC)的參數(shù)進行了整定,,在對電渦流測功機的機械特性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動態(tài)矩陣預測控制方法在電渦流測功機控制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仿真試驗表明,,采用基于遺傳算法整定DMC參數(shù)設計的DMC控制器進行DMC控制,,轉矩從零上升到320 N?m用時約800 ms,比不采用DMC控制時提高了60%,,控制穩(wěn)定時轉矩誤差為
2008, 39(7):23-2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06
摘要:針對無級變速器用反比例溢流閥在CVT工作過程中的特性,,建立了反比例溢流閥壓力、流量等特性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了分析和仿真,;建立了電磁閥的試驗臺和試驗標準,并對反比例溢流閥的靜態(tài)特性和動態(tài)特性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反比例溢流閥具有良好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特性,,能夠滿足對CVT精確控制的需要。
2008, 39(7):27-3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分別對排量伺服系統(tǒng)與液壓機械無級變速器進行了數(shù)學建模,,并且分析了各自及串聯(lián)后的頻率特性與階躍輸入響應特性,。理論分析與試驗結果表明:排量伺服系統(tǒng)的帶寬較低,響應較慢,,在系統(tǒng)中起低通濾波器的作用,;液壓機械無級變速器的帶寬較大,響應較快,,階躍輸入下系統(tǒng)出現(xiàn)超調,;串聯(lián)后,由于受到排量伺服系統(tǒng)低通特性的影響,,高頻信號得到衰減,,系統(tǒng)帶寬變低,因此系統(tǒng)響應速度變慢,,阻尼變大,,穩(wěn)定性得到了提高。
2008, 39(7):32-35.
摘要:推導出車輛主銷內(nèi)傾引起的回正力矩準確的解析表達式,并進行了試驗驗證,。利用空間幾何關系推導出前輪轉動帶來的前軸抬高量與前輪轉角,、主銷內(nèi)傾角、主銷后傾角,、車輪中心主銷后傾偏移距等之間準確函數(shù)關系式,;根據(jù)轉向時克服回正力矩所作的功等于前軸抬高導致其載荷勢能的變化量,對前軸載荷勢能的變化量求前輪轉角的導數(shù),,得到了回正力矩準確的解析表達式,;對某試驗車輛前輪轉動時的前軸抬高量進行了試驗測量,試驗測量數(shù)據(jù)與理論計算值基本吻合,,表明推導的主銷內(nèi)傾引起的回正力矩的函數(shù)解析表達式準確可靠,。
2008, 39(7):36-4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09
摘要:建立了客車用循環(huán)球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主要模塊的數(shù)學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構建了系統(tǒng)仿真模型,。提出了“轉矩傳感器輸出信號的比例-微分+助力電動機角速度反饋”的助力特性控制策略,,可以按需改變EPS系統(tǒng)的阻尼,減小車輛行駛過程中轉向輪擺振,,兼顧轉向的輕便性與穩(wěn)定性,;電動機的電流環(huán)采用自適應模糊PID控制策略。仿真結果表明:助力特性算法十分有效,,能顯著提高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性能,。
2008, 39(7):42-4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10
摘要:將混合動力汽車CAN網(wǎng)絡中的整車控制器與發(fā)動機控制器集成為多能源管理控制器,,使CAN網(wǎng)絡節(jié)點由3個變?yōu)?個,。它與ISG電機控制器通過CAN總線相連。PC機通過CAN接口卡接到CAN總線上,,實時讀取各個控制器的參數(shù)及修改控制器中的數(shù)據(jù),。采用開發(fā)工具LabVIEW 7.0設計了實時監(jiān)控平臺軟件。試驗表明此平臺具有參數(shù)實時顯示,、指令發(fā)送,、電機測試、數(shù)據(jù)保存等功能和良好的人機交互式界面,,實現(xiàn)了對混合動力各個工況的測試,,完成了混合動力各個工況的控制策略制定、試驗參數(shù)的優(yōu)化,、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
2008, 39(7):47-5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采用5種壁面函數(shù)對多缸汽油機進氣歧管進行CFD計算,進而分析進氣均勻性,。結果表明:雙層模型壁面函數(shù)的計算精度優(yōu)于標準壁面函數(shù),;非平衡壁面函數(shù)的計算精度最差,不適合進氣歧管進氣均勻性分析,;在Wolfstein模型,、Norris & Reynolds模型和Hassid & Poreh模型這3種雙層模型壁面函數(shù)中,,Hassid & Poreh模型計算的進氣量平均值最大,計算得到的不均勻度最小,。
2008, 39(7):51-5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綜述了國內(nèi)外近年來液力傳動的研究進展和現(xiàn)狀,,包括基于CFD的液力傳動元件內(nèi)部三維流動的數(shù)值模擬,基于三維流場數(shù)值解的特性預測,,以及采用粒子圖像測速(PIV)等先進測試技術對液力元件內(nèi)部復雜流動的實驗研究等,。提出未來應進行基于三維流動理論的葉片設計、流場的瞬態(tài)特性研究等,。
2008, 39(7):56-5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振動氣吸式穴盤精播裝置可利用振動氣吸原理,,使種子克服相互間內(nèi)摩擦力而產(chǎn)生有利于吸種的“沸騰”運動。根據(jù)散粒體拋射強度理論,,對種子受力及其運動進行了理論分析,,得到了種子產(chǎn)生“沸騰”運動的振動強度臨界條件,驗證了臨界條件的正確性。當吸種率為90%以上時,,該條件與實際結果之間的誤差小于5%,,由此可以確定播種裝置振動參數(shù)工作范圍。
2008, 39(7):60-6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針對機械式精密排種器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排問題,,設計了帶有自動補種裝置的精密排種器,。利用光電傳感器監(jiān)測主排種器充種情況,當主排種器充種窩眼出現(xiàn)漏充種現(xiàn)象時,,測控系統(tǒng)檢測到信號并控制副排種器在恰當?shù)臅r間排種,,以確保補種位置準確。室內(nèi)臺架試驗表明,,補種成功率為91.01%~92.07%,,總漏排種率降到0.6%~1.3%,所補排種子與其他種子之間粒距合格指數(shù)可達91.25%,,實現(xiàn)了準確有效補種功能,。
2008, 39(7):64-6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利用可移動野外風蝕風洞對北京周邊典型農(nóng)田進行了農(nóng)田風蝕的研究。主要考察耕作制度,、地表狀況,、風速和作物行向4種因素對風蝕的影響規(guī)律。試驗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翻耕對比,,一年兩熟免耕覆蓋地和一年一熟的玉米根茬地都可以減少土壤風蝕,。地表覆蓋量的增加可以減少地表土壤的風蝕,覆蓋量越大,,減少愈明顯,。一年一熟區(qū)地表以玉米根茬防治風蝕為主,風向與行向平行時風蝕量最大,垂直時最小,,45°時介于兩者之間,;風速較大時,玉米根茬的根系有較好的固土作用,。最后對防治農(nóng)田風蝕提出了相關對策,。
倪長安 , 苗全生 , 劉玉 , 師清翔 , 高春艷 , 龐靖
2008, 39(7):68-7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分析了玉米根茬破碎還田裝置中直刀、旋耕刀,、月牙刀的破茬原理,,試驗驗證了月牙刀滑切破茬具有土壤擾動小、功耗低,、破碎能力強的特點,。以刀輥轉速、機器前進速度,、切刀入土深度為試驗因素,,以功耗、破茬合格率為試驗指標,,分別建立了表征月牙刀破茬性能的數(shù)學模型,,確定最佳參數(shù)為:切刀入土深度48 mm,機器前進速度0.77 m/s,,刀輥轉速266 r/min,。在試驗范圍內(nèi),切刀入土深度對功耗的影響最大,;刀輥轉速和機器前進速度對破茬合格率影響最大,。
2008, 39(7):72-7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對一低比轉數(shù)沖壓焊接離心泵在帶分流葉片以及不帶分流葉片情況下的葉輪及蝸殼耦合場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計算采用雷諾時均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速度與壓力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計算了設計工況,、小流量工況及大流量工況下離心泵內(nèi)部流場分布,。增加分流葉片后,離心泵葉輪流道內(nèi)的回流和二次流現(xiàn)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對比分析性能預測與試驗結果的差異,,在設計工況時離心泵性能預測的最大偏差為3%;非設計工況時性能預測的最大偏差為
2008, 39(7):76-7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提出了一種旋轉式射流噴頭,。選用五因素四水平表,,通過正交試驗得出影響噴頭工作性能的結構參數(shù)依次為蓋板出口直徑、直線段長度,、導流段長度,、位差、作用區(qū)長度、導管長度,。分析了各結構參數(shù)值對雨量分布,、射程和旋轉速度的影響,得出10型噴頭結構參數(shù)最佳組合為:蓋板出口直徑6.2 mm,,直線段長度6 mm,,導流段長度31 mm,位差2.6 mm,,作用區(qū)長度22 mm,,導管長度20 mm。利用部分追加法追加蓋板出口直徑試驗點,,得出52 mm是出口直徑的下限,,7.2 mm是出口直徑的上限,最佳出口直徑為
2008, 39(7):80-8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農(nóng)機裝備水平預測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系統(tǒng),,為克服傳統(tǒng)建模方法在模型選取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滑動窗口—遺傳程序設計(sliding window—genetic programming, SW—GP)組合算法實現(xiàn)農(nóng)機裝備水平動態(tài)預測函數(shù)的自動建模。在程序設計時,,數(shù)據(jù)采樣采用滑動窗口技術實現(xiàn),,通過改進的GP算法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自動建模。計算實例結果表明,,SW—GP組合算法建立的模型預測值與實際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預測結果相對誤差比傳統(tǒng)建模方法明顯降低。
2008, 39(7):85-8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以菜籽粕含水率,、擠壓機套筒加熱溫度,、螺桿轉速為考察因素,菜籽粕中單寧含量為評價指標,,采用二次正交旋轉組合試驗設計,,建立回歸方程,進行單因素及響應面圖形分析,,探討試驗因素對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考察各試驗因素對指標因子貢獻率的大小,通過頻數(shù)選優(yōu)確定單寧含量較低的擠壓條件,。結果表明,,擠壓溫度50℃、螺桿轉速166r/min,、物料含水率25%時,,單寧含量可降至原含量的
2008, 39(7):90-9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米飯的力學指標為依據(jù),,評價稻米的食用品質,。從樣本相關矩陣出發(fā),,對稻米7個品系米飯的主要力學指標進行分析,根據(jù)累積貢獻率達到80.8%以上,,確定了反映稻米食用品質的2個主成分,,并獲得各品種的主成分得分值,進行了食用品質分析,,其結果與實際相接近,,表明應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米飯的力學指標評定稻米的食用品質具有準確性和可行性。
2008, 39(7):95-9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對蘋果強制通風預冷過程進行了試驗研究,??疾炝藵窭淇諝怙L速、相對濕度和溫度以及預冷筐空隙率對預冷時間的影響,。結果表明,,預冷的最佳操作風速為1.5m/s。采用低溫高濕(溫度4℃,,相對濕度80%以上)氣流對蘋果進行預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當風速達到1.5m/s以上時,空隙率的改變對預冷時間影響不大,;而風速小于0.75m/s時,,空隙率增加會明顯減少預冷時間。
2008, 39(7):99-10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分析了CT無損檢測富士蘋果內(nèi)部品質的可行性,,使用基于X射線的CT機采集富士蘋果內(nèi)部的CT信息,,將處理后的CT信息作為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輸入,對富士蘋果主要成分進行了預測,,神經(jīng)網(wǎng)絡經(jīng)優(yōu)化后對含水率,、含糖量和含酸量的平均預測誤差分別為1.75%、5.81%和0.72%,,CT技術結合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的精度滿足無損檢測的要求,。
2008, 39(7):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以燕麥麩為原料提取水溶性膳食纖維,研究了原料處理,、料液比,、浸提溫度、浸提時間等對水溶性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通過單因素及正交試驗確定較佳提取工藝為:以液料比9 mL/g,,在pH值6.5、浸提65℃條件下加入耐熱α-淀粉酶,,作用30 min去除淀粉,然后調pH值為9.0繼續(xù)提取2 h,;等電點沉淀法去蛋白,,無水乙醇醇析9 h,。在該工藝條件下得到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為
2008, 39(7):107-11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皮棉雜質不僅影響棉花等級評定,對紡織品也有影響,。在紡織清理過程中,,雜質與棉花互相纏繞,使得檢測有很大困難,。國內(nèi)外學者從棉花雜質幾何,、物理和成分官能團光譜特性入手,應用可見光機器視覺,、紅外波段光譜圖像和斷層X光攝影等檢測技術,,采用數(shù)字圖像處理和化學計量學分析方法,分類識別各種皮棉雜質,。同時,,已經(jīng)研制出多種雜質檢出機。為了有效檢測復雜狀態(tài)下的不同雜質,,在線近紅外,、多光譜和高光譜圖像等檢測技術將是應用熱點。
2008, 39(7):114-11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為了提高自動引導車控制的精度,,提出了一種基于遺傳算法的變結構控制方法,。利用遺傳算法在線調整變結構控制律中的參數(shù),克服了常規(guī)變結構控制方法中需預先設定趨近律參數(shù)的限制,,既保留了傳統(tǒng)趨近律的優(yōu)點,,又有效改善了系統(tǒng)的控制品質,使系統(tǒng)最終以理想方式在滑模面上運動,。試驗表明直線跟蹤誤差為±0.02m,,曲線跟蹤誤差為±0.03m,沒有出現(xiàn)抖振現(xiàn)象,。
2008, 39(7):119-123.
摘要:采用Sobel等4種常用方法檢測長翅灰飛虱翅膀,、爪子等多細節(jié)邊緣時,會出現(xiàn)邊緣不明顯,、噪聲干擾大等問題,。采用形態(tài)學單結構腐蝕邊緣檢測也不理想,其邊緣間斷數(shù)和像素損失率最小值分別為10和0.689%,。為此,,對長翅灰飛虱圖像先進行區(qū)域劃分,以使單個區(qū)域的檢測得到簡化,,并針對劃分后的各個區(qū)域采用形態(tài)學多結構方法構造了膨脹腐蝕型邊緣檢測算子進行邊緣檢測,。試驗結果表明:這種劃分區(qū)域并結合多結構的方法能提高對長翅灰飛虱邊緣的檢測能力,其邊緣間斷數(shù)和像素損失率最小值分別為
2008, 39(7):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糧蟲的識別屬于參數(shù)多,、混合度大的分類問題,,特征客觀權重的自動確定是糧蟲可拓分類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出了用聚類數(shù)評價函數(shù)自適應確定聚類數(shù)目,用FCM進行聚類分析,,并依據(jù)最大隸屬度原則對實值特征進行離散化處理,。引入粗集理論中屬性重要度的概念,自動確定糧蟲特征的客觀權重,,并對糧倉中危害嚴重的9類糧蟲進行了可拓分類,,識別率達到93%,證實了基于FCM離散化的粗集權重在糧蟲可拓分類中應用的可行性,。
2008, 39(7):129-13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采用計算機視覺采集珍珠圖像,,通過一系列的預處理后,轉化到極坐標系下,,利用計算前8組F(h)(傅里葉系數(shù))數(shù)值作為每種典型形狀特征面的特征參數(shù),,然后運用模糊模式識別的方法對每一幅圖像的珍珠形狀進行有效判別。通過對多視角得到的圖像特征面的尋找與比較判別,,實現(xiàn)珍珠形狀的判別分類,。實驗結果表明,分選最大誤判率為
2008, 39(7):133-13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針對傳統(tǒng)的產(chǎn)品信息模型(PIM)不能滿足產(chǎn)品設計過程中對知識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知識工程(KBE)的產(chǎn)品信息模型,。該模型采用基于KBE的知識表達框架,支持混合知識表達,,采用面 向對象的方法建模,, 基于屬性、約束,、操作對知識分類和表達,,并在此基礎上使用UML建立 了PIM主框架,描述了PIM中的分類機制和組合機制,?;诖四P徒⒘藴p震器的專家系統(tǒng), 將工程設計知識融于產(chǎn)品信息模型中,,為專家系統(tǒng)提供了產(chǎn)品生命周期內(nèi)的信息集成和知識
2008, 39(7):139-14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將可靠性優(yōu)化設計理論,、可靠性靈敏度技術和穩(wěn)健設計方法相結合,討論了具有任意分布參數(shù)的平面連桿機構運動精度可靠性穩(wěn)健設計問題,提出了可靠性穩(wěn)健設計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在基本隨機參數(shù)的前四階矩已知的情況下,,通過計算機程序可以實現(xiàn)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精度可靠性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迅速準確地得到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信息。
2008, 39(7):144-14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提出了一種能實現(xiàn)空間三維平動和繞 Z 軸轉動的4—PTT并聯(lián)機構,。運用解析幾何中的坐標變換與投影理論,,求得了該機構位置反解的顯式表達式,給出了求解位置正解的方法,,并進行了數(shù)值驗證,;采用極坐標搜索法確定了該并聯(lián)機構的工作空間邊界點,,并利用Matlab和LabVIEW軟件編程,,分析了定姿態(tài)下工作空間的邊界以及三維立體形狀,。研究表明該機構的工作空間具有邊界光滑、體積大,、無空洞以及截面形狀規(guī)則等優(yōu)點,,適用于工業(yè)裝配機器人、虛擬軸并聯(lián)機床,、多維減震平臺等領域,。
2008, 39(7):149-15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為解決大量復雜凹形障礙環(huán)境中的路徑規(guī)劃問題,采用了計算機仿真技術,,對雙蟻群完全交叉算法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傳統(tǒng)蟻群算法增加新型的距離改變啟發(fā)因子,建立雙蟻群完全交叉算法,,并且融入最大最小蟻群算法思想,,使蟻群算法應用在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領域,即使機器人環(huán)境中有大量復雜的凹形障礙,,該算法仍能夠規(guī)劃出高質量的路徑,。仿真試驗表明該算法得到最優(yōu)路徑率達到
2008, 39(7):154-15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將多輪廓加工走刀空行程路徑優(yōu)化歸結為廣義旅行商問題,基于蟻群算法和最近鄰算法,,提出一種走刀空行程路徑優(yōu)化算法,。采用蟻群算法優(yōu)化任意選擇的走刀路徑,得到一條輪廓排列序列,,對該輪廓序列,,采用最近鄰算法在相鄰輪廓上尋找節(jié)點構建走刀路徑,再采用蟻群優(yōu)化及最近鄰算法由此路徑構建新的走刀路徑,,如此反復迭代,,就得到一條優(yōu)化的走刀路徑。給出一個優(yōu)化實例,,驗證了算法可有效構建走刀空行程路徑,。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均勻試驗設計的方法,詳細給出了優(yōu)化參數(shù)選擇方法,。
2008, 39(7):159-16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35
摘要:為了保證電—氣比例閥具有良好的線性度和提高高速開關閥的響應速度,,提出對高速開關閥采用高壓驅動與低壓雙脈寬調制(PWM)相結合的雙壓控制模式,即通過高壓(24 V)縮短閥的開啟時間,,低壓PWM(6 V)按照PID方法控制脈寬,,用于降低閥體功耗和縮短關斷時間。設計了以ATmega8L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電〖CD*2〗氣比例閥,,并進行了試驗,。測試結果表明,,高壓驅動與低壓PWM的控制模式使得高速開關閥的開啟時間縮短為0.8 ms,關閉時間為0.3 ms,,調壓閥的總功耗僅為2.18 W,,明顯低于國外同類產(chǎn)品。
2008, 39(7):164-168.
摘要:通過對液壓緩沖器的薄壁小孔流特性和球面縫隙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液壓緩沖器的綜合特性模型和緩沖過程的動態(tài)模型,,并進行了仿真計算,得出了表征緩沖器特性的緩沖力—活塞行程曲線,。液壓緩沖器的靜態(tài)特性僅取決于薄壁小孔流的二次特性和球面縫隙流的一次特性,,而動態(tài)特性與沖擊載荷的大小和油液的壓縮性密切相關。
2008, 39(7):169-17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根據(jù)感應電動機伺服驅動系統(tǒng)性能要求,,設計了一種基于模糊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滑模控制器,。當系統(tǒng)狀態(tài)進入滑動超平面后,,測量滑模控制的“抖振”指標,,將測量的指標值輸入到學習算法中,,調整模糊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輸出以消除“抖振”現(xiàn)象。該控制策略的仿真結果與實驗結果吻合,,控制器設計合理,,“抖振”現(xiàn)象明顯減小。
2008, 39(7):173-17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38
摘要:利用半自由和自由場波疊加方法,,在存在反射聲的半自由空間中,,對聲輻射靈敏度進行分析,仿真結果表明在半自由場空間中用自由場波疊加方法計算聲輻射靈敏度,,其幅值大小與理論值大不一樣,,兩者的變化趨勢也相差較大。而應用半自由場波疊加方法,,不論是靈敏度幅值還是其變化趨勢都與理論值相吻合,,脈動球聲源誤差為3.85%,振動球聲源誤差為
2008, 39(7):178-18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針對梁結構振動在工程應用中的問題,,以梁元件的彎曲振動為例,,從梁元件彎曲振動的控制微分方程出發(fā),推導了梁元件彎曲振動的邊界元法解析公式,,提出了局部區(qū)間步長細化的頻率掃描方法,,利用Matlab軟件編制了梁元件振動問題求解的邊界元法解析程序,最后給出了梁元件振動問題求解的相關算例。結果表明,,邊界元法對梁結構進行動態(tài)分析方便簡單,,局部區(qū)間步長細化頻率掃描方法比常規(guī)掃描方法高效準確。
2008, 39(7):183-18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40
摘要:基于時域聲輻射模態(tài),,通過前幾階聲輻射模態(tài)伴隨系數(shù)使結構振動輻射的聲功率最小化,,建立了包含有干擾力和控制力的結構振動狀態(tài)空間方程?;贖∞控制策略,,以多個點力作動器為控制力源,,建立以時域聲輻射模態(tài)伴隨系數(shù)為輸出反饋的控制模型,。以簡支板為例,分別作用1個和2個控制力,,討論了主動控制的效果,。仿真計算表明,采用H∞控制策略可使輻射聲功率明顯降低,,有效地實現(xiàn)了基于聲輻射模態(tài)的主動控制策略,。而且增加控制力個數(shù)后,輻射聲功率進一步下降,,同時M個作用力能抵消前M階聲輻射模態(tài)的聲功率,。
2008, 39(7):188-19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比較了時變參數(shù)自回歸模型(TVAR)、短時傅里葉變換(STFT),、 Wigner〖CD*2〗Ville 分布(WVD),、Choi—Williams 分布(CWD)、連續(xù)小波變換(CWT)以及Hilbert-Huang 變換(HHT)等幾種時頻分析方法的時頻聚焦性,、分辨率,、交叉干擾項抑制以及計算效率。對一個具有調頻和調幅特性的轉子啟動過程振動仿真信號進行分析,,得出針對此類信號TVAR具有較好綜合性能,;以STFT的分析結果為比較基準,利用TVAR方法對加速啟動工況下采集的實驗臺轉子振動信號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TVAR不僅能夠有效地分析轉子啟動過程非平穩(wěn)振動信號,,而且具有較強的信號特征提取和抗噪聲能力。
2008, 39(7):194-19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為適應汽車加速噪聲非平穩(wěn)工作過程聲源識別的需要,,提出了一種基于連續(xù)小波變換的時頻相干估計方法,。應用該方法從時頻空間揭示了汽車加速時,標準測點噪聲信號與發(fā)動機近場噪聲信號的關系,。與基于FFT的估計方法對比表明,,該方法能夠較好地識別局部時間段、低信噪比條件下2個噪聲信號的關聯(lián)程度。
2008, 39(7):197-20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8.7.080743
摘要:針對動態(tài)稱量快速準確的要求,,結合小波變換變分辨率的時頻聯(lián)合分析特點,,應用實時Mallat分解與重構去噪算法,探討了動態(tài)稱量信號離散小波變換實時處理方法,。定量加料動態(tài)稱量實驗表明:小波分解去除高頻信號后,,重構出的低頻信號穩(wěn)定時間約0.128 s,相對誤差為-1.5%~2%,,均優(yōu)于快速傅里葉變換法,。
2008, 39(7):204-20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7.[sequence]
摘要:提出了一種適用于發(fā)動機前置前驅經(jīng)濟型轎車的功率分流式無級變速器技術方案,分析了該技術方案的工作原理,,并應用虛擬樣機技術進行了三維建模和分析,;建立了設計參數(shù)與變速器性能的定量關系;以提高變速器效率以及傳動速比范圍為優(yōu)化目標,,對主要設計參數(shù)進行了優(yōu)化,;建立了該變速器的仿真模型并嵌入到了整車基本性能仿真軟件ADVISOR中,通過仿真計算,,驗證了變速器主要性能參數(shù)設計的合理性,。
您是本站第 訪問者
通信地址:北京德勝門外北沙灘1號6信箱
郵編:100083 傳真:64867367
電話:64882610 E-mail:[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 2025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