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金科 , 劉云卿 , 龍罡 , 吳鋼 , 余明果 , 吁璇
2009, 40(12):1-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根據氣流在柴油機壁流式微粒捕集器內的流動特點,,將過濾壁面假設為由若干球狀單元組成,,建立了壁流式過濾體捕集過程的數學模型,。研究了排氣特征,、過濾體結構參數對壁流式過濾體捕集及流阻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減小排氣流量,、增大過濾體體積等方法,,既能優(yōu)化捕集性能,又能優(yōu)化流阻性能,;減小過濾體長徑比,,能優(yōu)化流阻性能,而對捕集性能沒有影響,;增大過濾壁厚度,,能優(yōu)化捕集性能,但會使流動性能惡化;改變排氣溫度和孔道寬度,,對捕集性能及流阻性能的影響都較小,。最后通過試驗驗證了數學模型的準確性。
2009, 40(12):8-1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9.12.091202
摘要:運用熱力學理論建立了新型內擺線單缸柴油機工作過程的數學模型,,采用Matlab編制了計算程序,,對缸內壓力、溫度和平均指示壓力等主要性能指標進行了仿真研究,。結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夠較好地模擬和預測新型內擺線單缸柴油機性能,;新型內擺線單缸柴油機活塞作簡諧直線運動,氣缸壓力高于傳統(tǒng)S195型柴油機,,最高爆發(fā)壓力提高了5%,,平均指示壓力提高了10.7%。說明新型內擺線能量轉換機構能夠改善內燃機工作過程,。
2009, 40(12):13-1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利用可變氣門機構使部分殘余廢氣留在缸內,,是實現(xiàn)汽油機HCCI燃燒的切實可行的方法,然而多氣門參數的調節(jié)又給燃燒控制增加了難度,。本文通過試驗,,研究了全可變氣門機構中4個控制變量對汽油機HCCI燃燒過程的影響,并對過渡過程中發(fā)動機負荷相對于各控制變量的動態(tài)響應時間進行了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HCCI燃燒過渡過程的快速響應,應當采用適當的控制參數的耦合策略,。試驗結果表明,,進、排氣門相位的對稱性原則和氣門升程的同步性原則可以簡化耦合策略,,并改善IMEP的過渡響應,。這一結果為4VVAS-HCCI汽油發(fā)動機過渡過程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張紅光 , 王道靜 , 劉凱 , 白小磊 , 梁虹 , 李冬
2009, 40(12):19-2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針對車用電控天然氣發(fā)動機,,開發(fā)出電控點火系統(tǒng),。為了客觀評價電控系統(tǒng)的點火能量和優(yōu)化電控點火系統(tǒng),參照SAE J973—1999標準,,設計出一套點火能量測試系統(tǒng),。采用穩(wěn)壓管串作為模擬負載,通過數字示波器采集采樣電阻兩端的電壓信號,,然后進行積分等運算,,從而得到點火能量的準確值。試驗結果表明,,電控點火系統(tǒng)的點火能量能夠被有效量化評價,。對于JL465Q5型車用電控天然氣發(fā)動機,當轉速低于2500 r/min時,初級點火線圈的閉合時間為6 ms,;轉速在2500 r/min至5000 r/min時,,閉合時間為3 ms;轉速高于5000 r/min時,,閉合時間為
2009, 40(12):23-2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9.12.091205
摘要:針對某混聯(lián)式汽車布置形式,分析確定了車輛行駛模式,、模式切換過渡算法、行星排運動學限制模型,,提出了基于功率跟隨的整車控制策略,。利用Cruise和Matlab軟件,在Udc-auto循環(huán)工況下進行聯(lián)合仿真,。仿真結果表明:模式切換穩(wěn)定,,車速跟蹤效果好,在車輛中高速加速工況下,,可以控制發(fā)動機在最低燃油消耗線附近,,控制策略和算法是可行的,。同傳統(tǒng)車輛相比,,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可以實現(xiàn)在同一循環(huán)工況下節(jié)油
2009, 40(12):30-3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對于驅動防滑控制系統(tǒng)(ASR),傳統(tǒng)開發(fā)方法通過實車道路試驗驗證控制算法并完成匹配標定,,開發(fā)周期長,、成本高,且必須在完成控制器硬件之后才能實施道路試驗,,難以滿足軟硬件并行工程需要,。利用V流程方法開發(fā)了ASR控制器,研究了ASR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環(huán)仿真實施以及實車試驗標定與驗證,完成了ECU設計,。設計過程和測試結果表明,,設計的ECU較好地實現(xiàn)了ASR控制功能,應用V流程設計車輛電子控制系統(tǒng)具有較大的優(yōu)越性,。
2009, 40(12):37-4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無人駕駛AWID-AWIS車輛是一種全部車輪均可獨立驅動/制動,、獨立轉向的先進車輛,對其運動控制這一基礎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一種適于無人駕駛AWID-AWIS車輛的分層式運動控制體系結構,,其上層為運動控制器,中層為控制分配器,,底層為獨立車輪伺服控制器,;然后使用擴張狀態(tài)觀測器(ESO)和自抗擾控制(ADRC)方法設計車輛運動學/動力學集成式運動控制器;最后開展多種工況下的運動控制仿真,證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指出運動控制目標不能被簡單地確定,。
仇瑩 , 朱忠祥 , 毛恩榮 , 宋正河 , 扈偉斌 , 朱現(xiàn)學
2009, 40(12):43-4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9.12.091208
摘要:為了實現(xiàn)聯(lián)合收獲機駕駛室人機界面的優(yōu)化設計,以自走式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為研究對象,,從人機工程學角度分析了駕駛室人機界面的元件構成,,在調查分析基礎上,采用改進的TOPSIS法對人機界面各元件的重要程度進行了分析和排序,。根據各元件的優(yōu)先序進行布局,,即將優(yōu)先序排在同類元件中最前的元件布置在駕駛員最容易伸及或看到的區(qū)域,其他元件根據優(yōu)先序依次布置在次級可伸及區(qū)域和可見區(qū)域,,從而保證駕駛員操作和觀察的方便性和舒適性,。
2009, 40(12):48-50.
摘要:應用Altair Hyperworks 的OptiStruct優(yōu)化模塊,采用拓撲優(yōu)化技術,,對某柴油機正時齒輪罩進行了優(yōu)化,,得到了最佳的質量分布,據此進行了結構改進,,使該正時齒輪罩的模態(tài)振型避開正時輪系嚙合激勵頻段,,進而降低輻射噪聲。通過有限元法和邊界元法聯(lián)合求解得知新正時齒輪罩輻射聲功率降低了2.4dB,,對比實驗驗證了計算結果,。
2009, 40(12):51-5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基于實例推理的基本原理,針對傳統(tǒng)案例屬性相似度計算模型缺乏對不確定環(huán)境中不精確信息的適應性,,研究了最近鄰實例檢索過程中實例屬性相似度的確定方法以及屬性權重的組合計算,,提出檢索過程中區(qū)間值屬性相似度的計算模型和基于相似度離差信息的客觀賦權方法。將實例推理技術應用在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的設計過程中,,采用IDEF0法對播種機設計任務進行分解,,采用最近鄰實例檢索策略完成實例檢索并根據設計要求進行修整,從而達到設計要求,。運用Pro/E對設計方案進行三維造型并進行動態(tài)仿真,,驗證了設計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9, 40(12):56-6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采用高速攝像技術拍攝了型孔式水稻排種輪的充種過程,,分析了充種區(qū)內稻種的流動規(guī)律,、充種姿態(tài)以及充種趨勢。高速攝像表明:稻種在充種區(qū)內主要是沿著限種板一側向下流動,,流動后稻種呈豎立或斜立姿態(tài),;在稻種充入型孔的過程中,稻種首先以豎立或斜立姿態(tài)充入到排種輪型孔中,,其余稻種以平躺姿態(tài)填充到型孔上部,;91.1%的稻種集中在第2充種區(qū)內完成最終的充種過程,,因此充分利用第2充種區(qū)可以提高型孔式排種輪的充種性能。
2009, 40(12):62-6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推導了拖拉機為兩軸四輪,、播種機為單軸兩輪的六輪輸入譜矩陣,,可用于研究牽引式播種作業(yè)機組受農田不平度激勵所產生振動的頻域特性。用Roberson-Wittenburg(R-W)方法建立了牽引機組的22自由度動力學模型,,然后根據R-W法建立了機組的動力學普遍方程,,在對方程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多步Geal-預估-校正法進行了時域求解,,采用等效的統(tǒng)計線性化方法進行頻域求解,,對比分析表明動力學模型正確。
2009, 40(12):67-7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闡述了自走式棉稈聯(lián)合收獲機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對總體結構,、底盤配置及喂入切碎機構進行了設計和參數計算,采用縱向對稱配置,、簡化喂入機構,、交錯對稱布置切碎滾筒動刀等方法,實現(xiàn)了棉稈收割,、切碎,、集箱、自卸的一體化,。試驗結果表明作業(yè)流程安排合理,,適用性較好,,是棉稈資源規(guī)?;I(yè)利用的適用設備。
2009, 40(12):71-7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為深入研究種子玉米脫粒特性和脫粒損傷機理,,改進玉米脫粒機,,降低脫粒損傷,提高脫粒效率,,以隆迪401玉米種子為對象,,應用LDS微機控制電子拉壓試驗機等進行了脫粒試驗,研究了玉米種子品種,、含水率,、作用部位及不同約束性質下的種子玉米脫粒力學特性。結果表明:在同樣試驗條件下,,玉米穗大端籽粒脫粒較容易,,小端次之,中部較難,;縱向彎曲力小于側向彎曲力,,側向彎曲力小于壓力,;種子玉米脫粒時的最佳施力方式為縱向彎曲力。
2009, 40(12):76-7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設計的縱軸流式脫粒分離〖CD*2〗清選試驗臺以切流與縱軸流組合式脫粒分離裝置,、風篩式清選裝置為核心,,采用可組合的模塊化結構,工作部件結構和運動參數的調整簡單,、方便,,可獲得多個工況下脫粒分離、清選性能指標以及脫出物的分布規(guī)律,。試驗臺以工控機和信號采集卡作為硬件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采用VC++編寫的測控軟件系統(tǒng)可以對試驗過程中工作部件的轉速、頻率,、扭矩和功率等參數進行實時采集,、顯示、處理與分析,,為縱軸流聯(lián)合收獲機脫粒分離,、清選裝置等關鍵部件的設計提供了依據。
2009, 40(12):80-8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在DFQX-3型物料清選仿真試驗臺上,,通過空間布點測量了篩面不同位置的氣流速度,。根據測量值得出篩面上流速小于或等于4.81 m/s,屬低速氣流,。利用Matlab繪制了篩面不同位置的橫斷面,、縱斷面、水平面的等速線和速度變化曲線,,分析了風篩式清選裝置的篩面氣流場速度分布規(guī)律,。試驗表明,篩面兩側的流速對稱分布,,前后兩端流速較接近,,中間流速變化復雜。
2009, 40(12):84-8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針對線性非共振式振動干燥機工程上存在的問題,,提出應用非線性振動理論,,將其改進為非線性近共振雙質體振動干燥機,簡述了其工作原理,,分析篩板可能承受系統(tǒng)突加載荷作用下的最大橫向力,,進行板簧曲面屈曲變形分析。研究表明:考慮物料粘度隨溫度而變化以及粒度不均勻性等因素而產生的突加載荷是正確的,;板簧曲面由此發(fā)生屈曲變形而導致筒體的橫向失穩(wěn)是可能的,。基于ANSYS軟件建立了分析模型,解得板簧曲面各階屈曲變形,,可有效保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與安全,。
2009, 40(12):88-9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為研究藥液霧滴在溫室靶區(qū)內和植株靶標上的沉積量及分布情況,,以炮塔式壓力霧化軸流風送高壓靜電噴霧系統(tǒng)為試驗平臺,在相同風機頻率,、噴霧壓力和噴霧流量條件下,,通過改變噴頭高度和靜電電壓對風送藥霧進行靶標沉積試驗和分析。結果表明:沿風送軸線上距噴頭150~200 cm靶區(qū)內的藥霧沉積量都出現(xiàn)一個沉積高峰區(qū),;隨著靜電電壓的增大,,植株靶標上的藥霧沉積量明顯增加,荷電后的藥液霧滴在風送射程和噴幅內的靶標沉積率顯著提高,。根據實際噴施作業(yè)目標,,合理布置噴頭高度和調節(jié)合適電壓,是增加靶標沉積率的重要手段,。
2009, 40(12):97-10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9.12.091220
摘要:基于Hager對圓錐筒及圓柱體量水槽測流原理分析,,推求出梯形渠道機翼形量水槽在自由出流時的流量理論計算公式,,指出流量校正系數可由相對水頭確定。選擇6種收縮比進行了一系列室內模型試驗,,并根據試驗數據建立了相對流量與相對水頭的無量綱關系式,。結果表明,,相對流量與相對水頭具有良好的相關關系,,流量計算最大相對誤差為±3.5%,該量水槽臨界淹沒度可達0.90,,控制斷面收縮比為0.372~0.585時可得到較好的量水效果,。
2009, 40(12):101-106.
摘要:在分析葉輪進口流態(tài)的基礎上,給出了一種用于調節(jié)離心泵工況點的前置導葉水力模型設計方法,,目的是通過減小離心泵在變工況條件下葉輪進口的沖擊損失和回流損失來改善在非設計工況的水力性能,,拓寬高效運行范圍?;赟IMPLEC算法,,通過數值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RNG k-ε 湍流模型方程,,模擬了不同預旋角度下前置導葉離心泵全流道的三維湍流流場,外特性計算結果和試驗數據吻合較好,。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離心泵前置導葉預旋調節(jié)的基本規(guī)律及調節(jié)機理。
2009, 40(12):107-11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采用雙向同步求解的方法對離心泵內流場和葉輪結構響應進行聯(lián)合求解,,研究了葉輪流固耦合作用對離心泵內部流場的影響,。流場模擬基于Reynolds時均化N-S方程和標準k-ε兩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重坐標系法,;結構響應基于彈性體結構動力學方程,。并將計算所得的流道網格變形、流場靜壓和速度的分布以及徑向力等結果與非流固耦合計算的流場進行對比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使得流體和固體區(qū)域計算網格發(fā)生微小變形,這不僅會改變流體對固體載荷的分布,,而且會影響結構對流體的做功作用,,從而影響流場的分布;葉片相對隔舌不同位置時,,葉輪出口處和蝸殼流道內流場的靜壓分布變化趨勢不同,;流場速度變化主要出現(xiàn)在葉片和葉輪出口附近;各時間點上徑向力的大小和方向變化較明顯,。
2009, 40(12):113-11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9.12.091223
摘要:簡要分析了多環(huán)芳烴(PAHs)的危害及水泵橡膠密封件中PAHs的來源,,首次采用了水泵密封件中多環(huán)芳烴的超聲萃取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lián)用的測定方法。優(yōu)化了超聲萃取條件,,確定了16種PAHs的分離和測定條件,。樣品經過超聲波萃取,采用選擇離子監(jiān)測模(SIM)定性和定量檢測水泵密封件中多環(huán)芳烴,,用內標法對PAHs進行定量分析,。用加標回收方法試驗確定方法的準確度。結果表明:16種PAHs平均回收率為80.9%~103.8%, RSD為4.80%~15.7%,,該方法可滿足水泵密封件多環(huán)芳烴的檢測要求,。
2009, 40(12):119-12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研制25WZ1-12型自吸旋渦泵試驗樣機,通過型式及變轉速外特性試驗,,得出旋渦泵qv-H,、qv-η性能曲線變化規(guī)律,驗證qv-H,、qv-P曲線換算滿足相似理論比例定律,,qv-NPSH曲線換算不滿足汽蝕相似定律;用5孔管束探針對流道流場進行測量,,得到流場靜壓ps,、當量徑向速度vre和當量圓周速度vue隨泵轉速變化分布狀況,;通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解釋了外特性參數與內部流動參數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規(guī)律,,指出旋渦泵的汽蝕類型及發(fā)生部位,,為旋渦泵優(yōu)化設計和建立內部流動模型提供參考依據。
2009, 40(12):125-12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液壓成型機模具錐角是影響成型的關鍵參數,,為降低壓縮過程中的摩擦力,、減少消耗的壓縮能、提高成型燃料的成型密度和成型品質,,運用ANSYS參數化語言,,對液壓成型機模具錐角進行優(yōu)化分析。研究了模具錐角值與應力分布關系,、模具不同錐角時摩擦力與位移關系,,得出錐角與應力分布呈二次拋物線形式。研究結果表明:模具錐角最佳取值范圍為5.5°~6.0°,。經試驗,,錐角在此范圍內取值,出模后的成型燃料松弛密度增大,,耐久性增加,,成型密度和成型品質提高。
2009, 40(12):130-13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運用ANSYS有限元理論對秸稈類生物質成型徐變過程進行模擬分析,,根據其生物機理和化學成分建立生物質徐變有限元模型,,生成接觸對,通過非線性大變形分析得到成型徐變規(guī)律和成型壓力-變形關系,。結果表明生物質冷成型徐變過程包括松散,、壓緊、固化3個階段,,是塑性變形和粘性變形的結合,。
吳建虎 , 彭彥昆 , 江發(fā)潮 , 王偉 , 李永玉 , 高曉東
2009, 40(12):135-13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為實現(xiàn)對牛肉嫩度的預測和分級,構建了試驗用高光譜檢測系統(tǒng),,在400~1000 nm波長范圍內獲取牛肉表面的高光譜散射圖像,。從高光譜圖像中提取牛肉的反射光譜曲線,用step-wise逐步回歸法選擇 430,、496,、510、725,、760和828 nm 6個波長建立了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用全交叉驗證法驗證模型的預測效果,,模型的預測相關系數為0.96,,預測標準差為0.64 kg,。以嫩度6.0 kg為界將樣本分為嫩牛肉和粗糙牛肉2類,特征波長處反射值為變量,,建立了正則判別函數對牛肉嫩度分級,,用全交叉驗證法驗證訓練的效果。嫩牛肉分級準確率為83.3%,,較粗糙牛肉分級準確率為90.9%,,總的分級準確率為870%。研究表明該預測和分級技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09, 40(12):139-143.
摘要:研究了4種單獨殺菌工藝和2種組合殺菌工藝,。結果表明,在肉水質量比為1∶4時,,酸性氧化電位水表面處理工藝對肉糜的殺滅對數值為2.72lg CFU/g,,酸性氧化電位水表面處理+堿性還原電位水混合處理的殺菌對數值為3.14lg CFU/g。隨著酸性氧化電位水用量增加,,2種工藝的殺菌效果均提高,;酸性氧化電位水和肉糜接觸1min后氧化電位值迅速由1132mV降至935mV,有效氯由78.60mg/L降至47.35mg/L,。另外,,酸性氧化電位水對肉糜有很好的抑菌作用。通過研究酸性氧化電位水,、堿性還原電位水,、HCl、NaOH和NaClO對大腸桿菌和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懸液的殺菌效果表明,,酸性氧化電位水殺菌效率最高,,電位水中有效的殺菌因素是有效氯和氧化還原電位值。
2009, 40(12):144-15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以牡丹籽為原料,,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單因素試驗對影響牡丹籽油得率的5個影響因素(篩分粒度、CO2流量,、壓力,、溫度和時間)進行考察。以油得率為響應目標,,對3個主要影響因素(篩分粒度,、壓力和溫度)運用中心復合設計法,并經響應面法優(yōu)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項式回歸方程預測模型,,確定了超臨界CO2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條件為:篩分粒度60目,,CO2流量20L/h,壓力35MPa,溫度45℃,,時間120min,。在較優(yōu)提取條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達到24.22%,。GC-MS結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分別為
2009, 40(12):156-15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推導了基于0℃貯運條件下剩余貯藏期的計算式,。結合現(xiàn)有的實驗數據,,在0~20℃范圍內,得出了8種蔬菜貯藏期與貯藏溫度之間的關系式和在0℃貯運條件下的貯藏期預測方程,。經過芹菜在0,、2、4,、6和8℃的儲藏實驗證明,,理論推導出的貯藏期與實驗所得貯藏期相差時間不超過2d。并綜合信息無線發(fā)送技術,,開發(fā)了具有庫存管理功能的果蔬貯藏期預測器,,實際運用結果表明,預測結果具有較高的精度,。
2009, 40(12):159-16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利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對大豆?jié)饪s蛋白,、分離蛋白進行限制性酶解處理,以SDS-PAGE分析評價酶解產品的蛋白質降解情況,。評價水解度為1%,、2%的8個酶解產品的乳化活性指數、乳化穩(wěn)定性,、吸油率,,考察酶解產品的酶解模式與乳化性質、吸油性變化的關系,。結果表明,,酶解產品的乳化性質,、吸油性變化與所使用的酶或水解度有關。大豆?jié)饪s蛋白的限制性酶解可以提高產品的乳化性質和吸油性,,水解度為1%的胰蛋白酶酶解產品具有最好的乳化性質和吸油性,。大豆分離蛋白的限制性酶解也可以提高產品的乳化活性指數,,但降低了其吸油性,;水解度為1%的胰蛋白酶酶解產品也具有最好的乳化性質。
2009, 40(12):164-16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基于日光溫室內觀測的輻射資料,,對光合有效輻射特征及對作物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溫室內日光合有效輻射累計值與日水面蒸發(fā)量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為0.7974,;日光溫室內作物光合速率隨光合有效輻射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將不隨光合有效輻射的增加而增加;葉片細胞液質量分數與光合有效輻射日變化均呈單峰型曲線,,葉片細胞液質量分數相對于光合有效輻射有明顯的滯后現(xiàn)象,;日光溫室內冬、春季晴天及陰天的太陽總輻射Q和光合有效輻射(PAR)日變化均為單峰型曲線,,晴天和陰天太陽總輻射和光合有效輻射日變化趨勢一致,,陰天比晴天小,;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季日光溫室內小型西瓜的光有效輻射利用率分別為6.38%和6.31%,,高于大田作物的光合有效輻射利用率值。
2009, 40(12):169-17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在分析現(xiàn)有無線傳感器查詢算法基礎上,,借鑒了數據融合樹以及位置輔助查詢的思想,,提出一種基于精細化梯度的能量有效動態(tài)水分傳感器網絡查詢算法EEQA-FGG。EEQA-FGG包含了查詢路由生成,、查詢執(zhí)行流程及查詢異常處理3個算法的詳細設計,,同時模擬分析了不同規(guī)模下區(qū)域和全網查詢運行情況,并與融合樹,、位置輔助等方案進行了比較,。仿真顯示,EEQA-FGG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網絡能耗,、均勻網絡負載,、延長網絡生命周期,尤其在區(qū)域查詢中,,EEQA-FGG的生命周期可比SPT和Compass方案延長10%~50%,,特別適合大規(guī)模農田監(jiān)測數據查詢方案。
2009, 40(12):177-18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為實現(xiàn)棉花異性纖維的在線識別,,設計了一種基于自動視覺檢測(AVI)的棉花異性纖維分類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利用棉層生成器將待檢測皮棉制成約2mm厚的均勻薄層使其中的異性纖維更容易檢測,利用彩色線掃描相機檢測有色異性纖維,利用單色線掃描相機檢測在紫外線激發(fā)下能產生熒光的白色異性纖維,。采用多特征多分類器集成的模糊分類方法實現(xiàn)了對異性纖維的分類,。實驗表明,該系統(tǒng)對異性纖維的平均分類正確率可達到
2009, 40(12):182-18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提出了基于計算機視覺的葡萄莖直徑測量方法,,采用雙邊濾波降低圖像噪聲,,通過Otsu閾值分割和BloB分析實現(xiàn)葡萄莖與背景的分離,應用基于特征點的定位方法得到莖直徑測量位置,,由莖直徑所包含像素數和尺寸當量計算出莖直徑值,,從而實現(xiàn)莖直徑連續(xù)測量。實驗和現(xiàn)場應用表明,,系統(tǒng)測量重復精度可達±
2009, 40(12):186-18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研究了破損棉種的機器視覺識別方法,,采用均值、方差,、均方比等統(tǒng)計特性參數,,計算棉種邊界破損參數。通過實驗確定均方比分類閾值為0.58,,將棉種分為破損棉種和正常棉種,。選取正常棉種330粒、破損棉種110粒,,利用該檢測系統(tǒng)進行檢測,,其識別精度達
2009, 40(12):190-19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通過小波變換和紋理矩陣計算,強調了小麥病害部位,。由自動閾值處理獲得病害部位的二值圖像,;通過二值圖像與原圖像的匹配,計算出病害部位的顏色特征值,;以待測病害圖像與庫存病害圖像之間顏色特征值差值最小為原則,,檢索出庫存病害圖像。算法對小麥病害圖像的診斷準確率達
2009, 40(12):196-19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在云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無需人工干預的堊白識別方法,。在此方法中,,把堊白與非堊白定義為兩個定性概念,以一個不對稱云和一個對稱云來表達堊白與非堊白,,以兩組數字特征分別描述堊白云與非堊白云,。首先,利用動態(tài)閾值算法獲得訓練樣本,,然后設計逆向云發(fā)生器實現(xiàn)定量到定性的轉換,,最后根據兩個云的隸屬度函數,用極大值判定法來實現(xiàn)堊白區(qū)與非堊白區(qū)的分離,。試驗結果表明,,云分類法分類精度高于傳統(tǒng)的硬分類法,。
2009, 40(12):200-20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設計了基于藍牙技術的變量施肥機速度信號采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以光電編碼器為測速傳感器,,ARM微處理器接收測速脈沖并計算出速度值,,通過KC111適配器以藍牙(無線)方式傳送,藍牙USB適配器接收速度信號后傳送給變量施肥控制器,,完成施肥機速度信號采集,。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最大誤差為2.92%,能夠滿足變量施肥精度要求,,可以應用到變量施肥機測速系統(tǒng)中,。
2009, 40(12):205-20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要實現(xiàn)奶牛高產必須保證奶牛瘤胃pH值的穩(wěn)定,,要實現(xiàn)瘤胃pH值穩(wěn)定必須對個體奶牛精飼料量進行精確飼喂,,精飼料的數量對瘤胃pH值波動具有重要影響。設計了基于射頻識別技術和單片機技術的個體奶牛精確飼喂機,,可以實現(xiàn)個體奶牛精飼料量的精確飼喂,。通過一個月飼喂實驗表明,個體奶牛日產量提高了
2009, 40(12):210-21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提出了一種設計目標導向的專利文獻分類方法,,分析了各類專利在產品設計中的作用,,建立了由創(chuàng)新層次知識、原理關聯(lián)知識,、專利原理方案知識和語言知識組成的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知識體系,,描述了基于框架結構和概念圖的專利原理方案表示模型,進而研究了機械產品專利原理方案知識獲取方法,,采用自然語言理解從專利文獻中抽取產品作用結構概念圖,,利用原理關聯(lián)知識提煉專利產品的功能效應信息。最后結合鉆夾頭產品創(chuàng)新實例,,說明了該方法可充分利用專利知識,,提高產品概念創(chuàng)新的有效性。
2009, 40(12):217-22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通過對產品概念設計草圖的語義研究,,挖掘不同筆觸中所蘊含的特征語義以及在透視投影方式下所完成的設計草圖投影特征語義,,來理解設計師所構思的產品對象,將模糊的草圖信息轉化為后端工程設計可利用的數據信息,;改進已有算法,,提出更符合設計師設計習慣的草繪技術,初步實現(xiàn)了支持概念設計的三維自由草繪,。
2009, 40(12):223-22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基于接觸分形理論和微接觸面積分布函數,,建立了計及微接觸面積分布的域擴展因子影響的結合面切向接觸剛度分形模型,并通過數字仿真直觀揭示了結合面切向接觸剛度與結合面諸參數之間的非線性關系以及這些相關參數對切向接觸剛度的影響規(guī)律,。仿真研究結果表明,,結合面切向接觸剛度隨著結合面法向載荷的增大而增大,,隨結合面切向載荷的增大而減小,隨結合面分形特征長度尺度參數的增大而減小,,但隨結合面分形維數的變化規(guī)律比較復雜,。
2009, 40(12):228-23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用分子動力學的方法詳細模擬納米銅晶胞隨溫度與壓強變化的規(guī)律,得到了銅晶胞體積彈性模量突變的敏感壓強點,。模擬結果表明:單晶銅的在壓強小于75 GPa時體積彈性模量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隨壓強增大而增大;在壓強大于75 GPa時,,體積彈性模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隨壓強增大而減小。
2009, 40(12):233-23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針對偏心鏈輪傳動機構工作過程中鏈條松緊變化大的問題設計了偏心張緊輪,。通過優(yōu)化張緊輪的轉動中心位置,、偏心量和初始角位移,使鏈條在周期中始終處于張緊狀態(tài),。利用微分對該傳動機構進行了運動學分析,,列出了主、從鏈輪角位移關系的求解方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傳動系統(tǒng)的運動學分析和張緊輪的輪心坐標、初始相位角和偏心量的優(yōu)化計算,,其目標是在周期中使鏈條松緊波動最小,。列出了優(yōu)化實例,在優(yōu)化過程中考慮了鏈節(jié)長度的非連續(xù)性,。
2009, 40(12):237-24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建立了斜軸式液壓變壓器的排量模型,、流量模型、轉矩模型和效率模型,;在此基礎上,,繪制了液壓變壓器的等效率曲線圖,揭示了斜軸式液壓變壓器的效率特性,。理論分析與試驗結果表明:斜軸式液壓變壓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理論總效率可達到70%左右,,而且高效區(qū)的范圍較寬;液壓變壓器的總效率隨著負載口實際流量或缸體轉速的增加有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隨著負載口壓力或配流盤轉角的增加也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
2009, 40(12):242-246.
摘要:基于擴散/漸縮管流動特性,提出一種用于無閥壓電泵的 “V”型管,,以滿足微型全分析系統(tǒng)等應用需求,。闡述了“V”型無閥壓電泵的結構,對“V”型無閥壓電泵內的流阻特性進行理論分析。通過采用有限元法對“V”型管進行模擬計算,,研究“V”型管的結構參數對其流阻特性的影響,。研究表明:“V”型管的分流角,、擴散角以及進口寬度對其流阻特性影響較大,“V”型管的長度對其流阻特性影響較??;較大的“V”型管深度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
2009, 40(12):247-250.
摘要:介紹了傳統(tǒng)的旋壓工藝,,提出了基于連續(xù)多點成形原理的旋壓成形工藝,,對工作旋輪的布置和驅動方式進行了探討,研制出高效旋壓成形裝置,,在所研制的旋壓成形裝置上成形了大量的實驗件,,實現(xiàn)了圓形板料件的高效旋壓成形,為建立新型高效旋壓成形的基本理論,,解決柔性旋輪結構設計與控制點設置,、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模式及探索技術參數作必要的準備工作。
2009, 40(12):250-25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針對閉曲線具有可周期性延伸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于求解雙列帶陣線性方程組的三次B樣條完全閉曲線插算法,。通過節(jié)點向量和控制點在曲線閉合點兩端的周期性延伸,使插值曲線在閉合點實現(xiàn)了理論上的完全封閉,。針對曲線插值線性方程組中系數矩陣具有不完全帶陣的特點,提出了一種雙列帶陣線性方程組求解算法,。應用實例表明,,算法性能穩(wěn)定、效率高,、可插值任意形狀的復雜閉曲線,,適于處理大數據量閉曲線插值運算。
2009, 40(12):255-26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12.[sequence]
摘要:通過對一種正多邊形回轉車削簡易裝置的分析,,闡述了正多邊形回轉車削成形原理,,并建立了刀尖相對于工件的軌跡方程。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正多邊形邊長誤差的產生及修正,,并對其直線度誤差的產生作了較詳細的分析,,為保證回轉車削多面體零件的精度提供了理論依據,提高了多面體加工的效率,。使用VB語言編程對刀尖軌跡進行了動態(tài)仿真,,從仿真得到的刀尖軌跡曲線,更好地證明了正多邊形軌跡在回轉車床上的實現(xiàn),。
您是本站第 訪問者
通信地址:北京德勝門外北沙灘1號6信箱
郵編:100083 傳真:64867367
電話:64882610 E-mail:[email protected]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農業(yè)機械學報 ® 2025 版權所有